马立平中文教材已经在海外使用了十几年之久,与暨南大学海外中文教材分庭抗礼,各有千秋。作为一个教过,自己的孩子也学过马立平教材老师,我很愿意把我对教材,教学的一些浅显经验,总结和构想跟家长们分享一下。
首先分析对比一下四年级前马立平教材集中识字阶段和暨南教材班的学习情况。两套教材的前四年教学,从识字量,重复率和对拼音的依赖几点来看,马立平教材有明显优势。关于脱离拼音教学的优点许多老师和家长都已经很有体会了。对比见表一。
表一:马立平教材四年级结束与暨南第六册结束的学习状态
马立平课本四年级结束 |
暨南中文第六册结束 |
|
阅读识字量 |
近1500 |
近1000 |
阅读重复率 |
一篇课文配四篇阅读 |
一篇课文配一篇阅读 |
对拼音的依赖性 |
全部脱离拼音 |
第五册开始脱离拼音 |
要求书写的字 |
四年级开始抄写部分课文 |
每个字单字听写 |
所谓“脱离拼音”,并不等于不学拼音。这本教材的拼音学习放在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词汇量,而且在本国学校的英语,德语的阅读练习已经非常成熟了之后。主要的目的不是辅助阅读,而是以拼音为工具查字典和电脑打字。这样就避免了一开始学习拼音之后,很久都不能脱离拼音阅读的困扰。
集中识字阶段结束后,进入五年级学习马立平教材与暨南中文的教学内容和练习对比,见表二及三点说明:
表二:接下来三年学习的内容两套教材对比
马立平教材 |
马立平教材练习 |
暨南中文 |
|
五年级 |
以改写的《西游记》为内容的集中阅读阶段,同时学习在电脑上通过拼音输入汉字和查字典 |
系统的段落写作练习 |
7-12册,课文和练习类型与前六册并无明显差异,也没有系统写作练习 |
六年级 |
介绍海外生活常用中文,当代中篇童话 |
中文写作训练,分别学习: “状物”、“写一个过程”、“写一件小事”和“写一个人物” |
|
七年级 |
介绍在中国旅游的文化背景知识 |
继续写作训练,撰写阅读报告 |
|
后续学习 |
八-十年级,中国文学和文化巡礼 |
无后续教材 |
1 马立平五年级以后的学习内容和重点,与暨南教材对比, 更加适合周末中文班的学生。长处在于:
a. 兴趣—马立平教材选用的课文和阅读课文明显能够吸引学生阅读兴趣;
b. 强化--集中强化阅读,多次重复;
c. 高效—没有无意义的作业内容,给学生节省时间;
d. 现代--电脑输入等现代学习方法,减少手写字量,却不减少写作表达练习;
e. 实用—应用文章的阅读和写作。
2. 对现代海外此年龄段学生的适合程度,马立平教材仍然明显优于暨南中文。马立平教材七年级最后一篇内容是“中国佛教寺庙的一般布局和佛教寺庙知识”,最后一个练习题是读小文,写感想。文化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并重,十分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锻炼语言表达。
3. 暨南中文12册结束之后没有后续内容,这时的学生应该处在德国学校十年级,15-16岁。思想活跃,知识丰富,愿意表达,参与意识强烈。而马立平教材后续内容仍然丰富,以文化为切入点,向纵深发展,使得学生不断保持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马立平教材在以集中识字阶段结束为分水岭的前后两阶段都具有优势。本套教材五年级已经到了学习的瓶颈阶段,高频字趋于学习完毕,需要符合学生年龄,兴趣和阅读习惯的阅读练习。而同年级的暨南大学教材还非常浅显。学中文不在学习了多少汉字,而是长期积累地学习一种文化,对中文学校而言更是许多学生的第一或第二母语文化。马立平教材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吸引是暨南教材所不能比拟的,尤其因为它阅读课文的选择,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对文化知识的好奇心。四年级以前的小故事独立成篇,五年级的章回小说引人入胜,六年级课文生活实用性明显增强,七年级旅行山水令人向往,八年级以后逐渐接触经典的文学文化,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沉浸在文化熏陶之中,让他们觉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越到高年级,这种能够让学生有成就感和自信心的阅读任务越能吸引他们坚持不断学习。
不过,马立平教材虽有明显优势,但却并不是学中文的万能灵药。由于它的阅读量大,因而对在家里没有普通话语言环境的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困难。这部分学生还是缓慢地跟着暨南教材的进度,比较切实可行。
--- 法兰克福蒲公英实验学校任麓老师原创